電機無功就地補償技術應推廣 據有關資料顯示,電機因電磁轉換,造成的無功損耗占低壓電岡中無功損耗的70%以上。為降低無功損耗,提高電動機功率因數,國家頒發了三相異步電動機經濟運行強制性國家標準,企業應合理裝置無功補償,使功率因數達到 90% 以上。經相關數據表明合理實施無功就地補償后企業可獲得明顯的經濟效益。 電機無功就地補償的好處: 1、節省電能,減少電費開支。如某企業使用 一臺 315kVA 的配電變壓器.企業的綜合功率因數為 0.8 其力率調整電費應增加 2.5% ;如果提高到 0.96 以上,電費應減少 1.1% 。顯而易見,功率固數提高以后電費開支將降低 3.6% 左右。
2、提高供電設備帶負荷能力,節省供電貼費。仍以315kVA變壓器為例,在功率因數為 0.8 的情況廠,只能帶252kW的有功負荷。若隨著生產規劃的擴大。變壓器容量越來越顯得不足。如新增 40kw 的設備投入生產,則必須新增 50kVA 的一臺配電變壓器,僅其供電貼費高達 2 萬多元,再加設備購置費、安裝費等,企業投入將達 4 — 5 萬元。如能配置無功補償電容器 20kvar ,功率因數可提高到 0.92 以上,原變壓器能帶有功負荷達 290kW ,基本滿足新上設備的需要。而無功補償設備的購置安裝費不足 l 萬元 . 可為企業節省大筆開支。
3、減少線路壓降,提高供電質量和延長電器使用壽命。采用補償裝置后,電動機配電線路電流一般能減少10-20% ,設備端電壓能提高 5% 左右,這對電抗器等電器使用壽命和產品質量的提高均有明顯的益處。
實踐證明.電機無功就地補償技術,不僅是一種節能高效易于實現的新技術,而且可以提高企業的功率因數,減少配電線路的無功電流,降低損耗,改善供電質量.提高電動機的效率和供電設備的出力.是一舉多得的有效措施,應當在工廠企業中盡快推廣實施。 |